close
在淡水停留到星期日,很驚險地搭上回家的自強號,下午四點三十二分,火車開始駛離這個令我熟悉又陌生的台北,一路向南往高雄前進。
這一回老師跟我隔了一個座位,不過在台北站時,那個座位沒有人坐,我就先坐了過去,看著她借給我的報紙,到板橋站時,這次奇遇的主角-大叔上車了。坐回我的座位後沒多久,鼓起勇氣問大叔是否也是要去高雄能不能跟他交換座位,他很爽朗地一口就答應了。把手上的報紙看完,離高雄的距離還很遙遠,所以就又在車上休息睡覺。
大約坐到台中左右,大叔看我把報紙放在座位前的置物網袋裡,就問我可不可以借他翻一下報紙,我當然是二話不說就把報紙拿給他看,在他看報紙的這段時間,因為已經沒什麼睡意,就坐在位子上想著明天要做的事。
大概坐到彰化站左右,大叔的報紙也看完了,他把報紙還我時順便問我是不是學生,我說我現在在中山大學唸研究所,大叔說他也是中山畢業的,他是唸企管,現在在海運公司上班,接著又他又問我目前就讀什麼研究所時,我們就一路聊了下去。
大叔問我現在唸研究所要花多少錢,我說一學期註冊費約14000,學分費一學分約1600,他說之前他同事拿EMBA的簡章給他看,他嚇了一跳,光一學期註冊費就要60000,學分費一學分10000,這其中還不包括書本雜費的開支,兩年唸下來,可能就要花費70萬,所以他覺得我現在唸研究所不錯,省了不少錢。
之後又閒聊了一些話題,不過後來談論的內容,才是我覺得這次旅途中最有收穫的部份。從大叔的談吐中,不難察覺他是一個熱情又有學識和社會經驗的長輩,因為大叔是學管理的,所以他在分析事锖時,都會從企業管理的觀點去切入來觀察,不管在求學、愛情、政治、經濟、理財等層面,他都有他獨到的見解,也給了我一些想法。他知道我是學數學和未來的生涯規劃後,也是建議我在學術圈是不錯的選擇,因為學習數學的人個性比較直,處事不圓融的話,很容易在社會上碰壁。不過他也建議我如果有心要往業界發展的話,唸完碩士後就可以就業了,因為一般企業養不起有博士學位的人,套句一般人說的話,就是「小廟養不起大菩薩」。
在愛情上,大叔覺得男生在唸書時,愛情是可有可無的,因為談戀愛是最難控制的因素,會增加額外的金錢和精力的花費。如果戀愛對象是助力,當然最好不過,如果是阻力的話,就要審慎考量了。他認為男生到30幾歲左右,都還有身價,不用太擔心感情的事,不過女孩子他就認為在大學時可以找到理想的對象比較好,因為在學校內,可以從周遭同學、朋友間了解男方的人品,而且女生過了30歲,在學業、事業有成的情況下要找相匹配的對象並不容易,只能說台灣現階段的對男女間的感情價值就是如此,一時間也很難去改變。
金錢觀方面,大叔問我開源和節流我認為何者比較重要,我思索了一下認為開源是比較重要的,他也很認同我的想法,因為在他的觀念中,節流可以解決的都是小問題,但是在遭遇重大事件時,開源的方式是很重要的,有些人因為不了解開源的藝術,所以才淪為卡奴,真的有困難時,還是先找親戚朋友,不過要衡量事情的嚴重性,因為大多數人是「救急不救貧」。
大叔對現在的台灣經濟也有一定的看法,他認為台灣現在正處在一種供需失衡的狀態,大學林立的結果造成學生和教學素質下降,在職位少的情況下,年青人為了謀生,只能領取微薄的薪水,卻無法提升整個就業市場的競爭力,南韓在幾年前國民年收入還比台灣低,但是現在卻贏過台灣,這其中的差異,值得執政者去深思,要如何能讓人民安居樂業,帶動國家經濟成長的骨牌效應,比每天鬥爭來得重要!
在言談之中,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,感覺跟大叔聊天的過程中,就像上了一堂充實的人生課一樣,又讓我想起大學時,老王向我們開導的情形,其實我覺得有時跟長輩聊天,真的是累積人生智慧的捷徑之一,當然並不只是一味接收他人的思想,更要自己去轉化成自己的思維,那才是最重要的。
這一回老師跟我隔了一個座位,不過在台北站時,那個座位沒有人坐,我就先坐了過去,看著她借給我的報紙,到板橋站時,這次奇遇的主角-大叔上車了。坐回我的座位後沒多久,鼓起勇氣問大叔是否也是要去高雄能不能跟他交換座位,他很爽朗地一口就答應了。把手上的報紙看完,離高雄的距離還很遙遠,所以就又在車上休息睡覺。
大約坐到台中左右,大叔看我把報紙放在座位前的置物網袋裡,就問我可不可以借他翻一下報紙,我當然是二話不說就把報紙拿給他看,在他看報紙的這段時間,因為已經沒什麼睡意,就坐在位子上想著明天要做的事。
大概坐到彰化站左右,大叔的報紙也看完了,他把報紙還我時順便問我是不是學生,我說我現在在中山大學唸研究所,大叔說他也是中山畢業的,他是唸企管,現在在海運公司上班,接著又他又問我目前就讀什麼研究所時,我們就一路聊了下去。
大叔問我現在唸研究所要花多少錢,我說一學期註冊費約14000,學分費一學分約1600,他說之前他同事拿EMBA的簡章給他看,他嚇了一跳,光一學期註冊費就要60000,學分費一學分10000,這其中還不包括書本雜費的開支,兩年唸下來,可能就要花費70萬,所以他覺得我現在唸研究所不錯,省了不少錢。
之後又閒聊了一些話題,不過後來談論的內容,才是我覺得這次旅途中最有收穫的部份。從大叔的談吐中,不難察覺他是一個熱情又有學識和社會經驗的長輩,因為大叔是學管理的,所以他在分析事锖時,都會從企業管理的觀點去切入來觀察,不管在求學、愛情、政治、經濟、理財等層面,他都有他獨到的見解,也給了我一些想法。他知道我是學數學和未來的生涯規劃後,也是建議我在學術圈是不錯的選擇,因為學習數學的人個性比較直,處事不圓融的話,很容易在社會上碰壁。不過他也建議我如果有心要往業界發展的話,唸完碩士後就可以就業了,因為一般企業養不起有博士學位的人,套句一般人說的話,就是「小廟養不起大菩薩」。
在愛情上,大叔覺得男生在唸書時,愛情是可有可無的,因為談戀愛是最難控制的因素,會增加額外的金錢和精力的花費。如果戀愛對象是助力,當然最好不過,如果是阻力的話,就要審慎考量了。他認為男生到30幾歲左右,都還有身價,不用太擔心感情的事,不過女孩子他就認為在大學時可以找到理想的對象比較好,因為在學校內,可以從周遭同學、朋友間了解男方的人品,而且女生過了30歲,在學業、事業有成的情況下要找相匹配的對象並不容易,只能說台灣現階段的對男女間的感情價值就是如此,一時間也很難去改變。
金錢觀方面,大叔問我開源和節流我認為何者比較重要,我思索了一下認為開源是比較重要的,他也很認同我的想法,因為在他的觀念中,節流可以解決的都是小問題,但是在遭遇重大事件時,開源的方式是很重要的,有些人因為不了解開源的藝術,所以才淪為卡奴,真的有困難時,還是先找親戚朋友,不過要衡量事情的嚴重性,因為大多數人是「救急不救貧」。
大叔對現在的台灣經濟也有一定的看法,他認為台灣現在正處在一種供需失衡的狀態,大學林立的結果造成學生和教學素質下降,在職位少的情況下,年青人為了謀生,只能領取微薄的薪水,卻無法提升整個就業市場的競爭力,南韓在幾年前國民年收入還比台灣低,但是現在卻贏過台灣,這其中的差異,值得執政者去深思,要如何能讓人民安居樂業,帶動國家經濟成長的骨牌效應,比每天鬥爭來得重要!
在言談之中,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,感覺跟大叔聊天的過程中,就像上了一堂充實的人生課一樣,又讓我想起大學時,老王向我們開導的情形,其實我覺得有時跟長輩聊天,真的是累積人生智慧的捷徑之一,當然並不只是一味接收他人的思想,更要自己去轉化成自己的思維,那才是最重要的。
全站熱搜